营地教育解读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营地教育解读

说到营地,很多家长第一个反应,就是,夏令营!

对,是夏令营,也不全是夏令营。或者说,我们通常理解的夏令营,还是以玩乐为主的。真正的营地,并非如此。

营地教育,已经在欧美风行了近200年。

从最早的军事化训练,发展到体育锻炼和生活技能训练。然后,在二战之后,越来越多的营地开始涌现,营地训练也逐渐由生活导向型转为教育导向型,增加了更多包括艺术、手工、音乐、舞蹈、自然科学等类别的内容。

如今,营地和营地组织已遍布全球,至少有17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和成立了国际营地组织,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日本、乌克兰、俄罗斯、美国等。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到底营地教育有什么好,会让千千万万的孩子涌入营地?它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难道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无法代替吗?

美国营地协会通过对5000个家庭、80个营地进行跟踪评估显示,营地活动对提升青少年的自信自尊、独立性、领导力、交友技巧、社交融洽度、冒险与探索精神、环境意识、自我价值感和决策能力、精神信仰,以及建立同伴关系有显著作用。

奥巴马作为父亲,对两个女儿假期去营地,是这样说的:尽管因为两个女儿的短暂离家而感到不舍,但仍旧认为将青少年送到夏令营是正确的决定,可以给她们增加新的人生体验。

童书妈妈为了更好地向大家介绍营地教育,特意拜访了中国营地教育联盟CCEA主席赵蔚女士。

她解释说,

营地教育越来越受到认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在一些国家已被正式纳入常规教育体系。正是因为营地教育提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无法实现的价值,比如培养孩子面对未来的最重要的几个素质,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等等。

那么,又是营地具有什么样独特的形式,才达到了这样的成果呢?

赵蔚说,孩子之间在真实的生活之中互相学习的形式,是营地教育很重要的特点。孩子们彼此沟通,理解同伴,将学习过的知识分享,这些都是孩子应该培养的能力。

同时,营地的活动形式,是基于跨年龄,跨性别的团队学习,“每天都会在活动中体现,一个孩子,每天和他接触合作的人多达几十多个,这样的成长和视野是会慢慢变得不一样的。”

不过,相对于西方国家历史悠久的营地教育,很多中国的家长这两年才刚刚接触到,说是营地元年也不为过。

这些年来,中国的家长带着孩子,去全世界旅行,已经是一种潮流。在逛过了名胜景点,看腻了教堂,看累了博物馆之后,很多家庭开始把孩子送到营地之中。

普通的营地只能是形式,权当做旅游,只有真正用双脚去丈量土地,用身心去感受自然的魅力,才能改变看世界的格局。

Categories: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