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国际高中研学路访谈

Published by jsjjyuxi on

顶级国际高中的研学路访谈

项目介绍

早就对高中骑行之旅感到好奇。今年5月,学校官微发表了一篇引人入胜的访谈,标题是《没有坚持过的人,谈坚持是苍白的》,访谈的对象是参加了2019“古丝路·新思维”一带一路传骑活动的国际高中九年级的学生。

校方派出了几次教职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前往骑行路线沿线进行筹备——2天徒步、7天骑行,近600公里,从西安,到嘉峪关,到乌鲁木齐,这一路挑战要一一克服,考验的不是学校的胆量,而是教职团队的执行力,以及前期的精心准备。

让人心悦诚服的是,课研团队并没有把勘探路线的任务扔给旅行社——毕竟不少学校的研学之旅,其实只是学生组团去参加一个旅行团,而这次骑行,只借助旅行社的资源安排了学生的吃住,但选择哪些地点、怎样的路线,课程设计、路线安排和沿途后勤服务,完全在学校的全盘掌控之内,也由课研团队的老师亲自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确认。

学校骑行负责人在与我聊她的带队骑行历程时,着墨最多的,是课研团队做的前序工作。“其实放在前面的工作是很困难的,我们需要在勘察时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位,所有准备工作都筹备好,包括在哪里举行誓师大会,自行车停在哪里,嘉峪关入口要申请交通管制,还有沿途如何布置补给点、修车点、收车点。”她说,“整个准备过程中,我们看着一个完全虚无的活动慢慢落地。”

一、探索丝路 2019“古丝路·新思维”

一带一路传骑活动冲刺阶段,是从天山大峡谷出发,前往终点南山水西沟。在此次骑行终点乌鲁木齐,学生家长们已经早早准备好了“凯旋门”。这样一段考验孩子体质、毅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旅程,是他们的青春盛典,也是一场洗礼。一个年级里肯定有人运动能力强,也有人体质比较孱弱,而带队老师最照顾的自然是不容易跟上大队的孩子。

骑行项目组把运动能力较弱的孩子、突发身体不适的孩子编进了“精英队”,他们可以用比较慢的速度跟进,但安全问题完全可以得到同样充分的保障。

让老师们触动的是,很多一开始在精英班的孩子,坚持要突破个人极限跟上大队,最终也的确有不少学生在旅程后半段,真的能进入大队,并且越骑越快。也有孩子在被接上后备的跟队大巴后,迅速调整好自己,又咬牙登上自行车。

“一方面是看到精英班的孩子真的都下了决心实现自我突破,另外一方面,大队里的孩子对精英班的孩子,真的没有嘲弄,而是耐心去等待、陪伴,学生们说这次出来‘一个都不能少’,最终实现大队集体凯旋,这就是团队的成就,也让每个孩子实现了个人的成就。”

9天的旅程,600多公里,带队的课研组想给孩子的课程不是“旅游”,而是真正的探究。学校希望这群家境殷实的学生们,眼界更广,能认识与南方不管在气候环境、文化底蕴上有截然不同背景的西北地区、古丝绸之路今日的面貌。

在西安古城,课研组经过细致的前期规划,采取古城探索的方式,给学生任务和锦囊,让他们用自己的双腿走遍西安。“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去12个景点,完成探索任务,最后需要以小组为单位递交探索报告。”

课研组负责老师介绍,这个完善的课程设计中包括语文、地理、历史、数学、物理各个学科的跨学科思考,“我们13个班,26个小组,在酒店里拿到探索任务后,就要自己想办法规划路线,任务其实非常复杂。”唯有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自己去用脚丈量、自己用眼观察,才能真正理解这座城市,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故事。

让课研组欣慰的是,学生们都投入了非常大的热情和决心,最终也递交出让他们非常满意的作业。“其实这次骑行之旅,我们的确是在出发前就让学生有很好的状态投入了。”因为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体质和充沛体能应对研学之旅,学校在平日的课程中就非常强调体育锻炼,学生们也有机会在学校的校内课程里学习如何长途骑行。

二、修炼青春

“从初入沙漠戈壁的兴奋与期待,到漫漫长路无尽头的绝望与崩溃,再到挑战超越之后的蜕变涅槃,每位骑行少年都收获了心灵的历练与成长。全新自我的背后,是整个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目标感,是一群骑行少年笃行不止的精神所在。”学校在对这次古丝路骑行进行总结时如此写道,学生们的个人感悟,大多与超越自我极限、感受团队力量有关。

怕吃苦的真的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孩子本人,而是疼爱孩子的家长。校方花了不少力气做家长的心理建设,当然最终在个人事业上已经取得不小成就的家长们,非常清楚优质的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绝大部分家长都非常赞同学校的课程设计。

“我们让家长写了一封秘密家书,老师们背过去,最后交给孩子。其实这样的沟通对于家长和孩子双方来说都非常有价值。”大部分家长还专程到乌鲁木齐的终点处去迎接凯旋归来的孩子,“在乌鲁木齐抵达终点,我们给孩子行了加冠礼。的确经过这样一段旅途,他们真的长大了。”

对于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一次骑行,是一次很重大的挫折教育和磨砺。学校认为,学校的教育不能跟社会脱节,即便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也需要让他们做好准备去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有克服困难和挑战极限的信心,未来才有更好的力量去面对高中的学业压力。”

这样的研学课程设计,的确值得参考:此次骑行队伍由283名学生、46名教师组成,活动历时14天,途径3个省、8个城市,累计骑行徒步近600公里,沿途组织开展活动6项,包括莲湖风情文化街西北美食大搜秘,雅丹魔鬼城地质探索,敦煌夜市特色美食寻奇,世界艺术的至高境界——敦煌观察、思考、创新,戈壁徒步,西安城市探索。 学校的课程是从前序开始的:活动前3个月,每个班分为4组,从七大跨学科探究单元主题中选取各自的探究主题,通过收集资料、统整、探究等方式完成个人行前作业。活动中,每天活动行程结束后,学生需要用中英文撰写心得。

从学生们的感言中,你就能体会到他们“玩”得多开心,这样一次旅程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怎样的意义:

三、心得体会

2019一带一路最让我感到痛苦的便是残酷的自然环境,骑行的我们时常面对极端天气,冷的时候是全指手套也防不住的冷冻,热的时候是我成了沙漠里最炽热的火焰。

为了克服这种问题,我将自己的全套衣服都尽量背在自己后背的袋子里以应对低温将自己速冻,将自己的水杯尽量保持充足状态以应对高温将自己蒸干。最冷的第一天,我们抱团取暖。最热的时候,我连嘴都不敢张,生怕被毒辣辣的太阳多带走哪怕一滴水分。

当然,我还面对着很大的心理挑战。在我最累的时候,我经常看见周围的同学掉到队尾然后上了爱心大巴,于是我曾不止一次在绝望中喊着:“爱巴!爱巴!我要上爱心大巴!”可当爱心大巴真的掠过我时,看着窗户里那些疲惫的同学我还是奋力的踩着自行车。我这样告诉自己:既然有力气喊,那就说明你还没有到要上车的地步。旁边还有同学一起骑呢,他们也没上呢,说明这路也没到不能骑的地步,你就得骑下去!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安慰与自我激励硬是在喊了七天的爱心大巴下一次也没上过。这种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困难感觉现在想想也挺爽的。


翰林夏校规划

2019夏校已经接近尾声

错过申请时机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2020夏校

还是8个字

“尽早准备,尽早申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翰林夏校规划师为您解疑答惑👇

翰林夏校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