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想夏校选什么课?听听我们的故事(下)
如果上次的还不够满足的话,
下半部分接着看吧:)
成少:教授们都很平易近人,慈祥友善,让我们压力不会太大。比如微积分的教授就是一个来自欧洲的老学者,非常和蔼可亲,喜欢开玩笑,给分也非常nice
老詹: 意想不到的地方就是外国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我的自闭指数。我有三个室友,都是英语为母语的人。其中一个来自新泽西州的室社交能力真的强,不到两天就成为了我们整栋楼的社交中心之一。不仅如此,外国人还有一些很奇怪的社交方式,比如凌晨开始!看电影,坐在草坪上写作业[能聊一下午]等等——就让我很困扰,但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也变的有点社交了[大部分是被社交]。关于自闭,这系列的作者更有发言权。
我:首先就是被美国人的热情所“吓”到吧,他们真的太擅于社交了。以至于警醒了我不要这么自闭(至少在现在来说)。当时认为并不是不想去跟他们交谈,而是共同话题不多,而且语言也不是特别过关。 还有就是有时候一个人在饭堂吃饭的时候,就会有人坐到对面开始一起聊天。虽然有时候双方都挺尬的,但哈哈哈哈也就过去了。 最令我惊讶的是,美国人的配对速度也太快了吧!:)
成少:最有收获的是。。学术方面吧,还有成功坚持了2个月的减肥和健身(周围的体育设施究极完善)。
老詹:
我: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大学又有了一点深刻的认识。曾经我觉得学术可能占据了我大学生活90%的生活,但夏校之后我认为学术并不该占比如此之大(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学习了)。 社交生活确实是大学生活中的关键,在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里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比每天埋头苦干在学习和研究里或许有时候会更有意义。
2. 学习能力的培养:读书,编程,两项课余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明显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巨大的阅读量让我最终阅读普通读物显得无比的轻松;而编程则使我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
成少:除了学术方面,夏校还锻炼了我的社交能力,我和我的舍友和一些同学们成为了好♂朋♂友。还发现了一个很养眼的美女。和一坨很养眼的帅哥。
老詹:
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颜值与才华是可以并存的”。 哈佛里面帅哥美女真的数不胜数,跟我以前死板的“书呆子”印象完全不同。很多哈佛学生的外表看起来完全就跟传统印象里的好学生不一样,他们很注重穿着,周末会出去party,也跟各路朋友一起嗨皮。当时就觉得,世界很大。
翰林夏校规划
2019夏校已经接近尾声
错过申请时机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2020夏校了
还是8个字
“尽早准备,尽早申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翰林夏校规划师为您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