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夏校所选课程的名称,可能会决定你的录取!
2018年暑假美国夏校的申请已经落下了帷幕,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和学生们都收到了心仪项目的录取通知书。
那就是:在感兴趣的领域,选择一个名字非常有“格调”的课程。
由于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将夏校写进文书,尤其是那些非知名夏校的学生,Summer School在前两处的展现就显得尤其重要。没有文书的详细讲解,招生官只能从你的成绩单和所填信息当中推测你在该夏校所学课程的难度和收获,而这些信息往往是从课程名字当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
那么,判断夏校课程名字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1. 专业细分程度;2. 学术“时尚度”(别急,后文会告诉你什么是学术界的“时尚度”)。
两相对比,什么是“好名字”什么是“怀名字”就一目了然了。第一类名字,所谓Introduction,就是泛泛的介绍,一门叫做心理学入门的课程,其内容自然是将心理学的常用概念和历史进行简单的梳理。由于夏校时间非常短,待梳理完毕,已经没有时间对任何具体概念和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了。因此,想用这门课程证明自己对心理学“很有热情”,学校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会想“如果你真的对这些东西那么感兴趣,那你自己看几本书就能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何必用一整个暑假上这么个没有难度挑战的课程呢”?
通过以上这个对比,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所谓“专业细分度”的重要性。有的人可能喜欢“大而全”的东西,觉得自己去上夏校最好是能把相关专业的所有东西都探索一遍,才算不虚此行。殊不知,你眼中的“大而全”在招办眼中很可能只是“大而无当”罢了。
另外,刚才提到一个概念“学术时尚度”,所谓学术时尚度,就是你所上的这门课的内容在目前学术界的话语之中到底有没有新鲜度。它是一个已经老掉牙的话题呢,还是一个很新颖的观点,对之前的很多陈词滥调有着批判与反思。一般来说,招生官会更喜欢这类有学术时尚度的课题,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申请者是真正对自己所选学科感兴趣的,因为她知道哪些课程涉及到目前的前沿,知道如何避开那些她早已在自学过程中搞懂了的陈词滥调。如果一个高中生,通过自己的摸索,能够摸准学术的谱系与脉络,那她显然比同龄人更聪明、也有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这样的品质,自然能让她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翰林夏校规划
2019夏校已经接近尾声
错过申请时机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2020夏校了
还是8个字
“尽早准备,尽早申请”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翰林夏校规划师为您解疑答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