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典型案例处理过程分享

Published by fengyan on

金京——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心理学。

国内首创将“教育戏剧”手段运用在有特殊需要儿童教育领域并取得成效,从事普通小学及孤独症儿童教育25年。

夏令营案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呜呜……椅子不见了!锻炼孩子独立能力,不弱化孩子,不幼稚化孩子!这个案例中主人公是两位男孩,一位孩子小西,7岁多,普小上小学。孩子能力发展比较均衡,社交能力相对较弱。夏令营课程中,发现孩子容易走神,有玩手的行为。孩子性格乖巧,听话,老师提醒后能马上回来。另外一位孩子小号,11岁,机械式记忆特别特别好,喜欢读文字,不太理解文字内容,自理能力比较弱。1先说第一个孩子的故事,在夏令营第五天上课之前几分钟,小西提前到教室自己找椅子坐好,后来起身去看光荣榜。这时我刚好需要一把椅子,顺手就拿了一把坐下,孩子看完光荣榜回来后发现自己的椅子不见了,站在原地哭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哭(我这时才想起我是拿了他的椅子),他哭着回答我说:“椅子不见了!”,这时教室门口旁边有好几个空着的椅子,他却不会自己想办法去拿。我指着其中一把椅子说:“那里有椅子,你去拿一把过来坐下。”孩子很听话地拿了椅子过来坐好,心情也变好了。

接下来我去找了妈妈,告诉了妈妈这件事情,也问了孩子平时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表现,妈妈告诉我她还没有教孩子遇到椅子被拿走后如何处理,只教过孩子遇到困难去找别人帮忙,例如在家里找爸爸妈妈帮忙,在学校找老师和同学帮忙,养成孩子依赖其他人来帮忙解决困难的习惯。2第二个孩子的故事,小号有一天上课迟到,进教室后发现没有椅子坐,我们一位新志愿者很热情地站起来准备帮他拿椅子(和我一起久一点的志愿者和助教老师们都没有动),我马上阻止这位热情的志愿者,暗示他让孩子自己来。孩子发现没有椅子,站在那里愣着(也是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主),我说小号请你赶快坐好,他才左右看,找了一个椅子和一个空位置放好椅子坐好,期间我们原有的活动继续,他坐好了我表扬他:小号你很快坐好,很棒,接着又继续课程。

这两个孩子有什么能力需要提高?怎么帮助他提高?群里有家长说是自理能力,对,自理能力非常重要,要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做自己的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解决问题是孩子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对孩子独立及社交能力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案例中如果我马上把椅子让出来,解决小西的问题,志愿者帮小号放好椅子,结果不是帮了孩子,而是使孩子丧失了一次机会锻炼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问题解决后获得表扬、得到成就感的机会。

建立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让孩子的脑子动起来。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建议妈妈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不同的解决方案建议,例如打不开食品包装的时候,可以建议孩子找大人帮忙打开,或找工具打开,但是非常重要的是妈妈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输入“想办法”的信念,妈妈先说:“宝宝你打不开,可以怎么办呢?想想办法吧。”等宝宝自己先想一会儿,如果孩子自己想到一个办法,妈妈一定要大力表扬孩子“自己想到办法啦,棒棒哒”,如果孩子自己想不到解决办法,妈妈再给建议:“你可以试试找妈妈帮忙打开,鼓励孩子说‘妈妈打开’”,然后妈妈说:“宝宝真棒,想到找妈妈帮忙打开这么好的办法”。总之要让孩子知道“动脑筋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是妈妈大力鼓励的事情。给大家分享这个案例的目的是想表达:在家里多给孩子机会做事情,多创造机会让孩子锻炼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获得表扬和获得成就感。

Categories: 夏令营项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