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美国明德学院日语夏校项目

张煦杨同学对日语是真爱,听说他去了美国明德大学的日语夏校后,我这样想。是的,所有的学生去的都是英语的夏校,只有他去的是日语夏校。那明德的日语夏校是什么样的?想必大家都跟我一样好奇,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发回来的文吧。今年の夏休みに、僕はミドルベリー大学へ 日本語夏学校というプログラムを参加に行った。今まで、三週間だけけど、色々なことを習ったから、今日みんなに紹介したいと思う。
(译文:今年暑假,我去明德学院参加了日语夏校项目。到今天为止,虽然只过了三周时间,但是学了很多东西。今天想跟大家介绍一下。)
为什么去美国?
从申请到面签,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去美国学日语,我想大概有几个理由:
1.我去的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是我的Dream School!
2.Middlebury的所有语言项目都有一个规定——只能说你所学的语言,而这一点是很多其他项目所没有的。这样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我觉得很棒!
3.其实我同时还申请了日本大学的项目,可是没想到Middlebury的项目竟然要了我(中介的话:已经做好你被拒的准备了),可能胡老师的推荐信把我写得太好了。
4.去日本的话意味着一上来就要接触全日语的环境,然而我的日语水平我还是很有数的。
5.未来想申请的专业是东亚研究,而有时候站在旁观者的视角看待文化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就好比让一个中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很多时候会忽略很多习以为常的事,但是从其他文化的角度研究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关于Language Pledge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Middlebury参加所有语言项目的人都不得不服从一个规定,称为Language Pledge。简而言之,即无论吃饭睡觉听音乐问问题都要用你所学的语言。
项目开始的第三天,“校長先生”会让每个人单独去她的办公室,和你聊一聊你的家庭、目标、学习的原因等等,然后让你郑重地在Language Pledge的纸上签名,从此我就开始了两个月告别中文的生活(当然后来发现聊天用日语太麻烦了,于是只是在和看的懂日语的同学聊天的时候发日语)。
关于分层
正式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进行了分层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听力、阅读、写作、语法和词汇。一共有五个level,大概估计下来差不多和日语能力等级考差不多(Level1对应N5的水平,Level5就差不多是N1左右水平的怪物级别了ojz)。
每个level的学习内容也不太一样:Level1&2主要是基本的语法和词汇,Level3&4则是阅读会话和语法,到了Level5就是……一两个小时的课堂讨论,几千字的作文和十几页的报告ojz。
关于同学
在来之前,我以为我的同学们都是高中生或者大学生,没想到高中生加上我一共也就五个……(日语项目一共八九十人左右)绝大多数都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在读,甚至还有三十多岁结了婚有了孩子的人,以及五六十岁刚开始学日语的大叔。
同学们也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中国韩国印度美国墨西哥等等都有(大学也都很厉害的样子杜克康奈尔伯克利的好多)。
引用一句老师的话:“我之所以来这里当老师,是因为我觉得来这里的学生都是因为喜欢才来的”。
关于日程
其实这里的日程还是比较轻松的。早上8:00~11:50上课,12:10~13:10午饭,下午和晚上都是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但是由于平时作业和复习的内容还是很多的,所以并没有大把时间让我放纵(学校作业也ojz)。
除此之外,下午还有很多クラブ(俱乐部)以供选择,如カラオケ(卡拉OK)、茶道、書道(书法)、カルタ(一种日本纸牌游戏)、よさこい(一种祭典的舞蹈)等等。
晚上有一个半小时左右的office hour,基本上大家都会争分夺秒排队问问题或者练习口语(太刻苦了)。同时,还会不定期举行一些日本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运动会、夏日祭、卡拉OK派对,制作手卷寿司等等,周末晚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日本经典电影。有时候还有讲座,比如日本“户籍”和性别的概念,以及囲碁(围棋)workshop等。
总之学习的内容很多,活动的内容也很丰富,因此还是很开心的!
关于上课
课程概况
Level3用的教材是「上級へのとびら」,算是给外国人的日语教材。每天有四节课,基本上是一节阅读,一节语法,一节口语和一节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课(步骤说明方法啦,图标阐释啦什么的)。
除了Level5(因为人太少了),其他的Level都各有五位老师,四位负责上课,一位主要负责其他的工作。老师们都来自日本,都是超厉害的大学的老师(似乎还有MIT什么的),人也都超级好【为老师爆灯!!!】。
最后的成绩和学校里的一样,也是有很多部分组成的:出席率、作业、小测验、考试、作文&演讲、期末考试以及一个期末的大project。
Level3的大project大致了解了一下,似乎是和日本有关的自选研究,形式是一篇2000~3000字的日语报告+15分钟左右的演讲。虽然感觉很难,但可以发挥得空间很多,因此还是比较有兴趣滴!
课程差异
不得不说这里的课程和学校里的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其一在于学习的量。
由于每天都是四个小时的日语课,所以进度和内容比学校里快很多,基本上一周十几个语法,五十个左右的单词和(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的)会话句型。
加之其他Level3的同学们基本上都已经学完使役/受身和使役受身形以及敬语了,然而我一无所知ojz,而这些内容各花了一节课全部“复习”完,因此复习这些还是有点难度的。
其二在于文章的类型。
学校所学的《大家的日语》中的课文主要是日常会话为主,语法内容也是基于会话为主,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
但是现在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以较为长篇的文章为主,话题的内容主要围绕日本的文化,包括但不限于语言习惯、饮食、流行文化、宗教、传统艺术等等。因此,现在的教材有更强的文化针对性,因此在学习日语的同时也会对于日本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其三在于上课的形式。
学校的课程由于时间有限,主要是通过讲解语法,联系语法的形式。
但是这里的文章长度比较长,因此每一次都是精读(大概平均四个小时左右一篇文章),而会话和语法的练习则是在其他课上完成的。
其四在于一些其他方面的训练。
比如目前的三次演讲内容分别是:
1.料理的制作方法和心得(主要是步骤的表述方法)
2.老师采访汇报(敬语)
3.图标分析(图标信息分析)
这些都是比较日常生活的练习,还是比较具有实用性的。
其五在于上课的规模。
除了阅读课,其他的课都是在同一个Level里分成三个小的Section来上的,因此我们Level一个Section只有六个人左右,所以练习和发言的机会真的很多(比如说最多的时候一节课读例句就读了十次吧)。
总之这里由于时间很多,可以涵盖到很多方方面面,内容也主要涉及文化,而学校里由于时间限制,主要以语法和实用性的训练为主,文化的部分也主要靠老师来补充。
口语交际
其实来之前还会担心会不会日语太差和别人说不上话,但其实由于都说日语,所以国界的概念被淡化了,你也很快能和其他国家的人熟起来。而虽然有Language Pledge,但是沟通起来其实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很多词真的不会说可以用片假名)
作为中国人,认识的汉字真的很多(笑),可能入学考试的时候因为认识的汉字很多才能进Level3,不然以我学过的语法有点大変(糟糕)。但是相比之下似乎其他国家的人语法学的不是特别扎实,对于可能形、受身形的变形经常不太确定,也会有出错的地方,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学的比较扎实(虽然也没有很好)。
这里还有一点就是,作为一个Level3的学生,老师要求我们都要尽可能用敬语ojz。学日语的人大概都会觉得敬语是日语中非常难的一部分了,不仅仅是单词,句式称呼等等都要随之改变。比如说进出办公室要说“失礼いたします”,问老师的时候不能用“聞く”要用“伺う”等等。反正作为刚学会一点的人我还在努力摸索,但是希望能尽快学会!
这次第一天就认识了一个后来被分到Level5的大姐姐(在读博士,专业是东亚研究)。作为一个韩语说的比英语好的人,她的日语也是,超!级!无!敌!棒!据她说Level5的难度分分钟想回到Level3,基本上每天上课就是讨论+考试+发表,目前为止的话题包括了全国性和国际性、前世今生、日本政治等等,最后的期末项目也都是20页左右的报告,因此她每天都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呆到十二点、一点,下午除了作业复习还有和老师的面谈以及发音训练。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一定很大!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桃源世界眼